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投资界(ID:pedaily2012),作者:张继文,原文标题:《她做起VC》,头图:甘洁教授。
11月14日,美食机器人服务商不停科技宣布完成近千万元Pre-A轮融资,由金牌厨柜旗下德韬资本与XbotPark机器人基地发起人李泽湘教授旗下清水湾创投联合投资,甘洁教授创办的知行研习院基金等跟投。
在一众投资方中,我们再次看到李泽湘教授的搭档——甘洁教授。
“甘洁教授团队与创始人交流几次,便确定了投资意向。”一个参与本轮投资的投资人朋友透露。
甘洁教授,堪称VC圈的一位隐秘铁娘子。“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常常碰见甘洁教授的投资团队。”丁毅就职于华南一家科技VC机构,主要跟踪先进制造、机器人方向,近年他常常见到李泽湘教授和甘洁教授作为投资人出现在同一个硬科技项目里。
与李泽湘教授拍档,一同孵化了多家独角兽
甘洁教授是谁?她拥有麻省理工学院(MIT)博士学位,曾任香港科技大学(HKUST)工商管理学院金融系教授,现任长江商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
而对于创投圈而言,印象最为深刻的莫过于李泽湘教授和甘洁教授一同搭档出手早期项目。
梳理李泽湘教授参与孵化的众多独角兽项目中,甘洁教授常常以早期投资人的身份出现。为人熟知的案例是在“无人机霸主”大疆的创业初期,甘洁教授曾作为天使投资人从多方面支持了大疆的早期成长。
后来还有一个这样的小插曲。大约2014年,李泽湘教授决定在东莞松山湖建一个机器人产业基地。当时,李泽湘几乎问遍所有熟悉的商学院老师,但最终只有邻居甘洁教授决定加入。最后加上李泽湘多年好友——高秉强教授,一众优秀创业导师联合发起了XbotPark松山湖机器人基地,并以此建立了创业孵化基金“XbotPark基金”。
以XbotPark基金为依托,活跃于大湾区的李泽湘教授和甘洁教授一同参与孵化了一众硬科技独角兽。
譬如,最近火爆的储能独角兽——正浩EcoFlow,便是甘洁教授和李泽湘教授一同合作孵化、投资的项目。时间回到2017年,27岁的王雷从大疆出来开始创业,正浩EcoFlow正式诞生,产品主要涉及户外便捷用电、个人及家庭储能,彼时储能赛道在国内并不受到关注。
成立伊始,正浩EcoFlow早期融资主要来自李泽湘教授、甘洁教授、高秉强教授等多位科技领域专家学者。2019年6月,王雷加入“长江商学院智造创业MBA”(后文简称METI)二期班,成为了甘洁教授的学生。
在创业过程中,王雷与甘洁教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2020年疫情期间,王雷正为公司复工忙得焦头烂额之际,接到了武汉方舱医院供电的需求。得知这一消息,甘洁教授第一时间询问:“公司能挺过去吗?”得到肯定的答案后,甘洁随即联络长江商学院在武汉的校友了解方舱医院现场状况如何,帮忙推进正浩EcoFlow的捐赠工作。
后来,储能开始在一级市场升温,正浩EcoFlow进入了顶级VC/PE机构的视野,最新一轮融资集结了红杉中国、高瓴创投、中金资本,正式跻身独角兽行列。2021下半年,正浩EcoFlow已同中金公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拟境内交易所挂牌上市,奔赴IPO。
过去十余年间,李泽湘教授、甘洁教授这对默契搭档还一同在大湾区,孵化并投资了一份长长的硬科技名单——云鲸智能、海柔创新、希迪智驾等多家独角兽以及李群自动、逸动科技、微埃智能…..一位是机器与自动化领域专家,一位是金融背景出身的商学院大咖,两人拍档,刚好契合了制造业大多数创业公司所需要的技术和市场。
为何要做产业孵化?
在加盟长江商学院之前,甘洁教授曾任香港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金融系教授(终身教职)、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经济与金融系助理教授。甘洁教授对公司金融及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颇深,曾在2022年独立获得美国学术界最高荣誉之一的Brennan最佳论文奖。
除了学术研究,甘洁教授还有着广泛的行业经验。她曾任职于CRA 国际(CRA International),美国最大的金融和经济咨询公司之一,为期两年,期间的咨询工作包括企业估值、证券欺诈以及反垄断,服务的客户来自于多个不同的领域,涉及金融服务业、消费品以及能源行业等。
而在高端制造领域,甘洁教授更有着独到的见解。她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是每一季度定期对工业企业进行大规模调查,基于此编制的产业经济景气指数,以及对工业经济的独特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均受到普遍关注。
当年甘洁教授深入中国制造业一线后,深刻地认识到了国内智能硬件创业者们面临的困境。“目前中国制造的优势在于应用在中国。应用在你这儿,你就对下一代的研发、设计、参数有话语权。这个时候如果自己的装备公司能跟得上,这个行业可能就起来了。我的感觉就是要聚集一些人,大家能有共识,不要搞大跃进、整天提弯道超车,而是慢慢的来,经过几代人的积累,我们相信还是非常有前途的。”她曾在公开演讲中分享道。
后来,甘洁教授还发起、创立了知行研习院。知行研习院的前身为长江商学院与XbotPark联合打造的智造创业MBA(METI)项目。METI是将工程、商业和创业孵化相结合的硕士项目,已经举办三期。
今年9月,知行研习院在深圳举行了2022级科创大本营开学典礼。当天现场中,深圳天使母基金董事长姚小雄肯定了研习院的系统方法论,并表示双方可以在资金、创业空间、资源、人才等诸多领域和研习院及学员企业进行多层次合作。
为何执着于孵化科技项目?
“在没有找到市场方向之前,很多开始创业的高科技人才就像拿着金饭碗讨饭。”甘洁教授曾在公开采访中形象地比喻道,“但是创始人要真的找到一口饭,是需要有这种学习能力和意愿的,然后也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此外,科技创新周期很长,科技创业需要的要素很多。这不像互联网商业模式,搞定BAT就可以,他们更需要生态体系的支持。“正因如此,我们建立一个真正的生态体系,才可以系统地帮到创业团队。”
在甘洁教授看来,商业实战如同游泳,人不可能看着世界冠军的视频学会游泳。何况游泳还有标准动作,而商业是没有标准动作的。比起传统模式,她更推崇的是商学教育中的知行合一。因而,随着硬科技创业盛行,甘洁教授走下讲台,亲身带着一批批学生系统提升商业能力,缔造一个个独角兽。
他们都集结在大湾区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以李泽湘、甘洁、高秉强为代表的一批教授,一直活跃于大湾区。招揽全球的教授和科学家,这片湾区一马当先。
11月1日,在2022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颜宁教授一身粉红色上衣,一头干练的短发,径直走到台前,宣布即将从普林斯顿大学辞职,回国加入深圳医学科学院。随即,这一消息在投资圈引起了阵阵涟漪,有的投资机构正通过深圳当地LP渠道找机会拜访颜宁教授团队。
无独有偶,11月13日,AI机器视觉知名学者、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系教授马毅宣布将从伯克利停薪留职,从明年1月1日起加入香港大学,出任数据科学研究院院长。这位教授同样被投资人关注,他曾于2016 年初成立了光场 3D 采集创业公司 DGene Digital Technology叠境数字科技,身后不乏IDG资本、赛富投资基金、金沙江创投等知名投资机构的身影。
教授们为何都选择在大湾区落脚?为了吸引人才,大湾区可谓是铆足了劲头。
比如香港将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吸引年薪250万港元以上人士,及有三年工作经验的世界百强大学毕业生来港工作,暂不设人数上限。
而深圳落户政策最为亲民的,历年通过启动“孔雀计划”不断吸引各类人才迁徙落户。“来了就是深圳人”,2017年全国首个以人才为主题的公园——深圳人才公园在南山开园,对于人才的渴求溢于言表。
在今年的深圳创投日启动大会暨深交所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揭牌活动上,深圳市委书记孟凡利在致辞中表示,“我们将以最大诚意、最优政策、最好服务,营造最好生态,把深圳打造成为全球创新创业和投资发展最佳城市,成为行业的首选之地。”
历史经验证明,硬科技创业好比是一场接力赛,人才、资金成为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的源头。然而仅仅有想法和Demo还不够,如何实现基础研究成果转化,还需要强大的供应链优势,而这正是以深圳为代表的大湾区城市的优势。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已经形成了以供应链为核心,加上物流和生产,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制造生态体系。这样一个制造的生态体系,可以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加速技术从实验室向产品的转化过程。等到企业规模生产,这一生态还可以大幅降低成本,保证企业供应链安全。
一位在大湾区创业的CEO曾分享自己的体会:“香港高校可以弥补大湾区的人才缺失,而深圳、东莞,恰好可以弥补香港无法规模化生产制造的短板。在世界制造业最发达的珠江三角洲,高校的科研成果很容易落地。”因此,不少海外归国的教授、科学家往往选择在大湾区作为创业的新起点。
大湾区正迎来过去数十年难以见到的一幕:搞钱文化与科技创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年轻人的创业新潮流。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创新湾立场。如有异议,请联系创新湾。创新湾聚焦新科技、新产业,相关内容欢迎投稿。(投稿或转载请联系创新湾小编微信:EnnoBay2020)
领先一步看见未来
创新湾ID:Enno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