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PE盯上“人造太阳”

VC/PE盯上“人造太阳”-创新湾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融中财经(ID:thecapital),作者:艾希,编辑:吾人,头图:Pixabay。

今年,投资人们都在看什么项目?

大洋彼岸的美国,资金正在流入开发核聚变技术的初创企业。据美国核聚变工业协会的预测,截至2022年,从事核聚变技术开发业务的初创企业等超过30家企业的融资总额至少达到48亿美元。

什么是核聚变?简单来说,就是在超高温或高压条件下,把两个较轻的原子核结合,形成一个较重的原子核(和一个极轻的原子核)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以极高的效率释放巨大的能量,而且污染小,效率高,一旦做到“可控”,能创造巨大的能源价值。一旦实现,便犹如有了“人造太阳”。这项技术如果能应用到聚变能电站、大中型船舶、海上作业平台等,人类从此便可以从中获得取之不竭的清洁能源。

超乎想象的市场前景,不仅使市场上出现了一批相关初创企业,也令投资人们心驰神往。“近一年以来,我们发现市场上开始出现少数的核聚变项目”,有投资人表示。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企业均成立不久,但都在很快时间内就完成了首轮融资。

2022年以来,已经有核聚变初创企业能量奇点、星环聚能、翌曦科技完成投资。在它们背后,站着红杉中国、中科创星、顺为资本、昆仑资本、和玉资本、险峰长青、九合创投等机构。一线机构们,都向核聚变赛道涌来了。

但欣喜之余,不得不承认的现实是,目前核聚变赛道尚处于萌芽期,还存在者资金、技术等诸多难题需要攻破。“人造太阳”,将是一个数十年的命题,序幕才刚刚拉开。

国内潮起,机构抢投

那么,中国在核聚变方面的投资,进行到哪一步了?

“其实我国现在在可控核聚变方面的研究,并不落后”,行业相关人员表示。早在上世纪60年代,我国就开始在核聚变领域展开研究。1970年,我国开始自主设计实验装置;1984年建成中国换流器一号;2007年,我们又自主设计了世界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可装置东方超环,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在企业方面,位于河北的传统清洁能源公司新奥集团是首家致力于商业化核聚变的公司。2018年,新奥集团还联合北京大学、日本东京大学等高校创办了新奥核聚变科技研发公司。

不过,在2022年之前,鲜有机构关注到核聚变相关项目。

“其实我们早就在关注核聚变领域,并不是我们不投,而是过去几年相关标的基本没有,直到今年,才发现国内出现了一些可控核聚变项目”,一位硬科技方向投资人表示。

也因此,有人将2022年称为可控核聚变领域投资元年,从这一年行业里发生的两笔大额融资,可以看出当前国内核聚变赛道的投资动向。

值得注意的是,这场前沿科技变革,是由国内顶级高校和知名机构推动的。

今年2月,能量奇点宣布完成近4亿元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由米哈游和蔚来资本共同领投,红杉中国种子基金和蓝驰创投跟投。

这是北大物理系出身的杨钊回国后的第二次创业,专注于做商业化可控核聚变。团队成员来自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顶级院校及科研院所。完成首轮融资后,资金将用于计划研发和建设基于全高温超导磁体的小型托卡马克实验装置,以及研发可用于下一代高性能聚变装置的先进磁体系统。

而另外一笔关于星环聚能融资,则与清华系离不开关系。

星环聚能的创始人陈锐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去年10月,他与同样来自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的主要研发成员共同在陕西成立了星环聚能。

今年6月,星环聚能宣布完成数亿元天使轮融资,背后囊括多家知名机构,包括顺为资本、昆仑资本、中科创星、远镜创投、和玉资本、红杉种子基金、险峰长青、九合创投、联想之星、英诺创投、元禾原点以及华方资本等,是中国首个由风险投资驱动的核聚变商业化探索项目企业。

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也曾在公开场合说道:它真的很新,当看到这些公司时候,直觉就像2016年看到自动驾驶或商业航天。

蓝驰创投投资总监孙登科则表示:确实没有几个团队能做这件事,他们既需要有很强的物理基础,这是科学素养、工程能力主导的最底层因素,且有工程功底的人,同时也需要懂得与资方、政府沟通,懂商业化,这个在全球范围内是个位数”。

一时之间,核聚变火了起来。在投资前沿科技的大趋势下,不少主投硬科技的机构开始投入更多精力在行业内寻找相关标的。有投资人解释,“因为近期核聚变技术,尤其是在高温超导材料方面有了一些新突破,推动了可控核聚变装置小型化可能性的出现。在这个前提下,商业公司有了入局进行创业的机会。”

但另一方面,不得不承认的现状是,目前该领域尚处于萌芽期,行业内可供投资的标的数量仍在低位。

也正是由于项目标的的稀缺性,造成了投资机构选择范围的局限。“现在能做这件事的就算是好项目了”,有投资人表示。

所以,在核聚变领域,目前的基本的情况是有新的创业项目出现,便会立马被资本关注到。2022年11月,核心成员脱胎于上海交通大学高温超导团队的翌曦科技,完成5000万元种子轮融资,由中科创星领投,合力投资、泓昇基金等跟投。值得关注的是,公布该轮融资时这家企业仅仅成立4个月。按照投资的常规流程推算,可见这家企业成立时便已经被资本关注。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目前共有17家投资机构在可控核聚变产业链进行了投资布局。除了财务投资机构,投资方阵营中还出现了米哈游、腾讯等产业方的身影。

其中,米哈游参与了能量奇点的天使轮融资;腾讯则与今年2月投资了英国的核聚变技术明星公司First Light Fusion。

有了资本的加持,核聚变相关公司获得助推。

如今,在中国市场上刚刚兴起的核聚变,在国外VC市场已经十分火热。

投资暴涨139%,海外领潮核聚变

随着近年来聚变装置紧凑化、小型化的发展趋势,核聚变赛道开始收到重视,并逐渐开始有商业资本进入,包括比尔·盖茨、杰夫·贝索斯、彼得·泰尔在内的亿万富翁都已经开始掏腰包支持核聚变公司。

在国外,核聚变俨然已经成为一条炙手可热的赛道。虽然核聚变相关技术动辄需要十亿、几十亿美元的资金投入研发,但是受到全球气候升温、对清洁能源的需求等因素的影响,流向这条赛道的资金不在少数。

同时,相关的投资项目开始多了起来。

比如,2021年12月,美国公司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CFS)宣布拿到18亿美元的融资。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这一数据刷新了人类历史上核聚变私人投资额的新纪录;另一方面,在这轮融资背后,投资方包括比尔盖茨、索罗斯、Marc Benioff、谷歌母公司Alphabet、DFJ Growth等一众大佬。

这是迄今为止在核聚变领域最大的一笔私人投资,CFS希望将核聚变商业化,并在2030年代初将其并入电网。

作为全球能源转型的一个关键部分,世界已准备好对商业核聚变进行巨额投资。” CFS首席执行官鲍勃蒙加德表示。

2022年2月,德国核聚变公司Marvel与西门子能源、法国Thales以及德国工程集团Trumpf签订了合作协议,并由科技投资公司Earlybird牵头投资了3500万欧元,用于核聚变研发。

同样在2月,从牛津大学分离出来的核聚变技术研发商First Light Fusion (FLF),获得4500万美元融资。这家成立于2011年的企业,自成立以来,累计外部融资达到1.07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背后的投资方还包含中国科技公司腾讯。

在巨大的资金需求面前,有实力的巨头成为率先入局核聚变赛道的投资人。

2022年7月,美国石油巨头雪佛龙携手科技巨头谷歌,还有日本住友商事株式会社,一起投了核聚变初创企业TAE Technologie,投资金额为2.5亿美元。完成该轮融资后,该公司融资总额达到了12亿美元。目前,TAE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核聚变私营公司,专注核聚变能源的商业用途,拥有超400名员工、1100多项专利,前后共建立了五代核聚变反应堆平台。

此外,雪铁龙还投资了位于西雅图的核聚变初创企业Zap Energy、老虎环球、比尔·盖茨、意大利石油公司Eni等还投资了位于波士顿的核聚变企业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

根据美国核聚变工业协会在7月份发布的行业研究报告显示,在过去的12个月里,核聚变领域的投资暴涨了139%,私人投资核聚变的资金达到了28.3亿美元。

加拿大核聚变公司GF的首席执行官Mowry认为,核聚变行业与航天业有许多相似之处,航天业原先也是集中在政府机构层面展开,如今灵活的私营领域充满干劲和想象力,为航天业注入了更多活力,这是聚变行业的Space X时刻。

目前,全球30家左右从事核聚变的私营公司获超40亿美元的融资,近一半公司在过去5年间成立,其中,美国、英国所占数量位居前二,发展中国家只有中国和印度有。

“人造太阳”何时实现?

可以看到,随着技术的进步,这种积极情绪也从实验室传导到投资机构和创业公司,在核聚变领域的投资和创业热情在近一年内高涨。

正如常常在科幻电影中看到的那样,核聚变一直都被被科学界认为有望为人类提供近乎无限的清洁能源,对于解决全球能源危机至关重要。具体来说,如果这一技术能商用在聚变能电站、大中型船舶、海上作业平台等,人类从此便可以从中获得取之不竭的清洁能源。

毫无疑问,可控核聚变身后超乎想象的市场,彻底点燃了VC/PE的投资热情。从上文中提到的初创企业背后星光熠熠的资本阵营便可见一斑。但尽管所有人都已经对可控核聚变商业化翘首以盼,何时能实现商业化?尚存争议。

我们很有可能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实现这个目标”,TAE Technologies首席执行官Michi Binderbauer的态度比较乐观。随着资本的大量涌入,核聚变领域的技术突破很可能提前出现。

不过,更多的专业人士对此持怀疑态度。有就职于核聚变创业公司的研究人员表示,“私营公司说10年内就能成功,只不过是为了吸引投资者,10年内实现聚变商业化的想法过于乐观了。”核聚变物理学家Sehila M. Gonzalez de Vicente也提出,核聚变能源的应用也很可能会在三十年或五十年后成为现实。

一个现实的案例是,早在1985年,就有多个国家联合发起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但如今37年过去了,已经有35个国家参与、花费超过240亿美元的ITER计划,仍未实现。

“主要原因在于现在技术的复杂度越来越高,产业化周期越来越长,可能达到20年左右”,投资人表示。过去,面对可控核聚变在技术和工程方面面临的诸多挑战,行业内也常常戏称这是一个“永远要50年”才能实现的技术。

但这一次,投资人们已经做好了长期陪伴的准备。正如中科创星米磊所说,“经过这么多年,有一小部分投资机构终于愿意去做一些更高风险但能解决人类终极问题的前沿科技项目,哪怕失败概率可能较高,遇到的挑战可能更大。这其实才是风险投资的本质。”

如今,实现可控核聚变看似“遥遥无期”,距离真正实现商业化还需要更好的技术、更多的钱、更长的建设周期等课题需要攻破,注定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但在投资人们的大胆押注下,风投+科研团队,或将加速可控核聚变商业化。未来,“人造太阳”的梦想终会实现,而作为不可或缺的力量,投资人们也将成为这场历史洪流中的见证者。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创新湾立场。如有异议,请联系创新湾。创新湾聚焦新科技、新产业,相关内容欢迎投稿。(投稿或转载请联系创新湾小编微信:EnnoBay2020)

VC/PE盯上“人造太阳”-创新湾

VC/PE盯上“人造太阳”-创新湾

领先一步看见未来

创新湾ID:EnnoBay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HTML5 canvas 标签。 下载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