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20家独角兽,VC“疯”投新能源

一年20家独角兽,VC“疯”投新能源-创新湾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融中财经(ID:thecapital),作者:杨锐,编辑:吾人,原文标题:《一年20家独角兽,VC/PE在新能源行业杀疯了》,头图:Pixabay。

近日,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公司坤天新能源宣布完成合计超20亿元Pre-IPO轮融资。

此次融资产业投资人、财务投资人分两轮交割,产业投资人参与方包括SK中国、中石化资本、复星创富、三一集团等,财务投资人包括宽带资本、韩亚银行、海丰投资、厦门建发等。此次融资将用于在云南省进行2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产能的扩产建设。

不久前,正泰新能宣布完成 15 亿元B轮融资。经投资方确认,正泰新能投后估值已达70 亿,正式成为2023年国内第一个新晋独角兽。

实际上,仅刚刚过去的2022年一年时间,一级市场就诞生了20家新能源独角兽。

从2022年初至2022年12月,一级市场新能源行业共计发生285起投融资事件,融资总规模破千亿,达到1077.73亿元。其中,新能源领域一级市场平均单笔融资金额达到3.78亿元,高于2021年的3.6亿元,更显著高于2020年的1.3亿元。

此外,20家公司成为独角兽企业,包括9家企业动力电池产业链研发企业,4家新能源汽车研发公司,以及3家储能领域的公司,和其他专注于光伏、清洁能源的公司。

动力电池新贵

2022年8月,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欣旺达EVB)正式宣布完成约80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投资方阵容十分豪华——博华资本、深创投、源码资本、国家绿色发展基金、IDG资本、基石资本、美团战投等,投后估值达到了300亿元。

具体来看,欣旺达汽车电池新一轮融资共分两笔交易完成。

据欣旺达发布的《欣旺达汽车电池增资暨关联交易的公告》显示,欣旺达全资子公司惠州新能源以20亿元人民币向欣旺达汽车电池增资,认购欣旺达汽车电池 5.84亿元人民币的新增注册资本。

此次增资完成后,惠州新能源持有欣旺达汽车电池的股权比例由56.64%变更为50.00%。除了惠州新能源之外,还有一支豪华投资方阵容: IDG资本、英飞尼迪、三峡资本五星控股、基石资本、知成基金、日初资本、华资创投、华民投、粤财创投、博华资本、源码资本、深投控、金镒资本、开弦资本、申万宏源、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凡卓资本、深创投、盈科资本、酷讯科技等共计22家机构参与,以合计49.2亿元人民币向欣旺达汽车电池增资 ,认购后者14.37亿元人民币的新增注册资本。

与此同时,第二笔交易也浮出水面。据欣旺达发布的另一份公告显示,欣旺达汽车电池将分别与12家企业签署签署《可转债协议》。欣旺达汽车电池将向上述各方进行可转债借款,合计11.9亿元人民币。

而此前,欣旺达汽车电池刚刚完成24.3亿元的融资,共计19家投资方参与。透过这轮融资,外界罕见到了一众车企的身影。

其中,理想汽车关联企业江苏车和家汽车有限公司出资4亿元,成为欣旺达汽车电池的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3.2%;还有融资名单出现的蔚瑞投资,其执行事务合伙人为宁波蔚新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后者所属机构正是蔚来资本;小鹏汽车也来了,融资名单中Sky Top的关联实体便是小鹏汽车。这也意味着,这轮融资中罕见聚齐了造车新势力的三大头部品牌,理想、蔚来和小鹏全部参与了。

不仅如此,多家传统主机厂也一同入局。上汽金石为尚颀资本管理的基金之一,后者是上汽投资旗下的私募股权投资平台之一;而广祺欣电同样为广汽资本所属基金,广汽资本则是广汽集团全资子公司;交银辕憬即为东风交银汽车基金,是由东风集团与交银集团联合设立。

欣旺达只是去年电池独角兽大爆发的一个缩影。

具体来看,动力电池公司也是去年新能源领域诞生独角兽最多的领域。锂电池企业万向一二三,电池模组公司欣旺达EVB,固态锂电池公司卫蓝新能源,正极材料企业融通高科,锂电材料公司杉杉锂电,锂电三元前驱体材料企业芜湖佳纳能源,以及聚焦负极材料的坤天新能源,主攻膜电极领域的鸿基创能,关注隔膜赛道的厚生新能源,这9家均是其中的佼佼者。

令人印象深刻。几乎所有VC/PE都在投新能源,尤其是动力电池,所有人都相信这是一条关乎国运、关乎未来的超级赛道,于是蜂巢能源、中创新航、万向一二三、辉能科技、卫蓝新能源等等一个个电池独角兽横空出世。

其中,估值最高的万向一二三股份公司(简称“万向一二三”)的前身是成立于2001年的美国老牌锂电池企业A123。此前,A123陷入破产困境,最终由万向集团在2012年以近2.6亿美元的价格接手。目前,万向一二三是万向集团旗下控股子公司,公司主要产品为软包锂离子电池,产品类别涵盖低压、高压、储能、F1电池,实现横向多元化布局。2022年3月,盈科资本斥资9亿重金入股万向一二三,盈科资本与工银瑞信、国开发展基金、工银金融资产等原股东同时列席股东名册。万向一二三投后估值达400亿元,成为电池领域的新晋独角兽。

除了欣旺达EVB和万向一二三,卫蓝新能源去年投后估值已经达到了150亿元人民币,去年11月,卫蓝新能源又完成近15亿元D轮融资。前不久,卫蓝新能源第一颗固态动力电芯在卫蓝湖州基地正式下线,多轮融资下,也有小米集团、蔚来资本、吉利控股的加持。

再比如融通高科,目前已完成4轮融资,投资团队中既有国投创合、红杉中国、金石投资等知名机构,也有一汽、广汽、东风、上汽、小米、蔚来等汽车产业资本。2022年7月D轮融资后估值高达180亿元。

此外,问鼎投资、比亚迪、宁德时代以及中国石油旗下昆仑资本作为战略投资人的杉杉锂电投后估值目前为118.2亿元,包括前湾基金、安泰基金、银湖实业、芜湖产投等安徽国资机构悉数出手芜湖佳纳的最新估值已达到113亿元,位列独角兽。

动力电池为什么如此火爆?

“动力电池为产业商业化进程较快,市场需求明显,到2025年,有机构预计的数字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需要的动力电池产能约在1000GWh到1200GWh,相当于3年有几倍以上增长空间。”上海一位投资机构人士表示,“再就是储能行业的崛起,使得动力电池市场的直线上升,电池和储能,有望成为中国乃至全球今年数十年的超级赛道”。

内卷的新能源汽车

回顾2022年,2022年新增的独角兽中,广汽埃安、岚图汽车、洛轲汽车、阿维塔科技则专注于智联新能源汽车研发。其中,正如欣旺达EVB由欣旺达孵化,广汽埃安则是广汽集团子公司。

资料显示,广汽埃安成立于2017年,是广汽集团孵化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主要车型包括AION S、AION LX、AION V等,2020年及2021年销量分别达6万辆、12.02万辆。

早在2015年广汽集团下属广汽乘用车就已经设立了新能源分公司来迎接未来汽车领域赛道切换带来的改变。2017年广汽集团把这一新能源分公司剥离为独立子公司,从此广汽新能源正式诞生,这便是广汽埃安的前身。

刚开始广汽新能源只对广汽传祺的GS4和GE3这几款基础车型做了电动化改进,市场水花不大。真正吸引眼球的是该公司于2019年4月份发布的AION S。半年之后,公司乘热打铁推出国产第一款L3级自动驾驶量产产品AION LX。2020年11月20日广汽埃安在广州车展上正式宣布品牌独立,定位为高端智能电动车。至此广汽埃安在中国新能源造车的历史舞台上正式崭露头角。

独立之后,广汽埃安还先后推出了新车型AIONV和AION Y。目前广汽埃安已经形成了轿车、SUV双产品矩阵。其中,豪华智能超跑SUV有AION LX,新一代智能SUV有AION V,中高级智能轿车有AIONS,覆盖不同需求的消费群体。

据了解,截至目前广汽埃安已完成两轮融资,总金额逾200亿元,广汽集团对广汽埃安直接和间接合计持股比例从93.45% 变更为76.89%。

不过,与动力电池相比,新能源汽车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内卷”。

2023年元旦之后不久,360集团披露一份对外投资进展公告360集团持有哪吒汽车的最新持股比例为10.72%,对应账面价值为11.53亿元。照此计算,哪吒汽车的最新估值为107.56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据报道,2022年7月获得D轮近100亿元融资后,哪吒汽车估值达到了250亿元。

这意味着半年时间不到,估值已经缩水超百亿元。

过去十年,造车无疑是中国创投圈史无前例的超级风口,新能源汽车品牌最高时多达200余个。但行至2023年,泡沫正在渐渐散去。除了哪吒汽车估值暴跌,特斯拉率先降价,零跑汽车上市破发,李一男新车搁浅。1月12日,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甚至坦露心迹:像牲口一样的活下去。

回顾2022年,还能拿到融资的造车新势力已经不多,尤其是获得巨额融资更是少之又少去年1月,长安新能源完成49.77亿元B轮融资;8月,长安汽车另一子公司阿维塔科技完成A轮融资,整体融资规模近50亿元;10月,广汽集团宣布广汽埃安完成 A 轮融资,共引入53名战略投资者,融资总额182.94亿元;11月,东风汽车旗下岚图汽车完成45.5亿元A轮融资。

不难发现,上述几只新晋造车独角兽,都背靠着传统汽车巨头,换言之其它造车新势力想再拿钱已经不容易了。

展望未来,多位投资人表示,长期来看,制造业是中国的优势领域,未来有机会诞生大量实力强劲的公司。其中,新能源汽车相关的产业链、依然是他们看好的方向。“双碳”已经成为国家重要战略方向,传统产业发展路径受限,制造业升级的大机遇已经出现。新能源汽车在促进就业、节能减排方面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起步的储能

除了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在去年新能源领域新增的20家独角兽名单中,储能公司也占三席,分别是海辰储能、巨弯技研、德兰明海,均为提供储能产品研发的公司。

资料显示,海辰储能成立于2019年,是福建省和厦门市双重点建设项目,专业从事锂电池核心材料、磷酸铁锂储能电池及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产品研发方面,海辰储能推出了首款 300Ah电力储能专用电池和大圆柱户用储能电池等创新产品,并于2023年第一季度开启全球交付。

目前海辰储能已完成了四轮融资,2022年1月,完成了方略资本、博润资本、盛新锂能等投资的A+轮融资。去年10月,海辰储能宣布正式完成B轮融资,总募资金额达20亿元,此轮融资由农银国际领投,建信资本联合领投,经纬创投、盛屯集团、峰和资本等多家投资机构参与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与广汽埃安一样,巨湾科技也与广汽集团有关。

2020年9月,巨湾技研由广汽集团牵头,广汽资本、广汽研究院先导技术团队与第三方战略伙伴持股平台共同出资成立。成立之初,广汽集团投入的6000万元孵化资金。2021年7月,巨湾技研完成数亿元Pre-A轮融资。同年9月30日,巨湾技研的XFC极速电池技术正式实现量产。

去年5月,据巨湾技研发布消息,公司近期完成了A轮近10亿元人民币融资,国内多个知名投资机构参与了投资,也得到了老股东的持续追加投资。在此前举办的年报发布会上,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表示,巨湾技研完成A轮融资后,估值将达80亿元人民币,成为新晋独角兽。

此外,用户侧储能公司深圳市德兰明海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德兰明海”)从2021年至今完成4轮融资,累计金额超6亿人民币,投资方汇聚了源码资本、中铝浙江君融基金、鲲鹏光远、达晨财智等知名投资机构,以及产业内知名的头部战略机构,其最新估值达到10亿美金级别。

何为储能?顾名思义,储能就是将能量储存起来,需要的时候再释放出来,类似于一个大型“电力仓库”。储能应用范畴十分广泛,日常生活中的便携式移动电源、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储能电站的超大型电池组,都属于这一领域。

根据海通证券,储能上游主要包括电池原材料、电子元器件供应商等,中游主要包括电池系统、储能变流器和能量管理系统以及其他配件供应商,下游则包括从储能系统集成商、安装商到工商业、电网公司、风光电站等在内的终端用户。数据显示,预计2022-2025年国内储能市场规模高速增长,2025年新增装机量有望突破120GWh,市场规模超1,85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近100%。

当前,一级市场消费、TMT、企业服务等赛道战略性进入寒冬时期,但似乎所有投资人都在看新能源。“由于储能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起到调节能量供需在时空和强度上不匹配的作用,所以尽管资本市场整体情况不佳,但储能赛道依旧是热火朝天。”前述投资人表示:“储能项目基本上处于被疯抢的状态,头部项目有数百家投资机构在抢,更有不少天使轮项目估值动辄数亿元。”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创新湾(ID:EnnoBay)立场。如有异议,请与我们联系。创新湾聚焦新科技、新产业领域,致力于记录中国科创力量,让更多人洞见未来。(报道、转载、进群,联系微信:EnnoBay2020)

一年20家独角兽,VC“疯”投新能源-创新湾

一年20家独角兽,VC“疯”投新能源-创新湾

扫码进群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HTML5 canvas 标签。 下载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