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雷锋网(ID:leiphone-sz),作者:赵青晖,编辑:王亚峰,题图:网络。
“碳中和”已是当下社会的热词,是国家处于能源转型时代的重要国策,当前,国际环境日趋复杂,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是我国推动经济社会变革、加快发展方式转型、快速构建起绿色低碳经济体系的重要推动力。
在此大背景下,碳中和也成为了创新和投资需求的催化剂,影响的不只是能源产业链上下游,而是涉及到各行各业。此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绿色金融和气候政策”高级别研讨会上预测:中国减少CO2排放所需的投资,2030年之前,每年2.2万亿元;从2030年到2060年将达到每年3.9万亿元。
相同的观点不绝于耳,在10月15日平安集团和21世纪经济报道联合主办的“平安大讲堂·碳中和背景下的绿色金融发展”活动上,开源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牟一凌也提到,碳中和背景下,除了传统能源与制造业、新能源行业等能源转型相关行业外,金融行业也将迎来巨大发展机遇和历史性的机会。
未来几十年,碳中和不仅仅会推动金融市场的投资逻辑变化,也会催生新的投资机遇,在大时代潮流下,金融巨头如何围绕“碳中和”切入,助力国家碳中和目标的达成,中国平安的碳中和产业布局大概可一窥究竟。
碳中和+科技创新的投资
“大家今天觉得碳中和很热,其实平安已经做了很多年了”。
中国平安作为一个综合金融集团,投资是其非常重要的业务板块,通过投资逻辑助力科技产业发展,是其在碳中和领域的重要切入点,过去几年,平安一直在围绕绿色股权投资助力能源转型和产业变革,平安资本副总经理范飞龙在大讲堂活动中提到了一些金融巨头在碳中和领域的投资机会——围绕“碳中和”、“科技创新”两大主题叠加领域,资金将更多投向新科技、硬科技、新模式等特精高新类企业,这也是平安绿色股权投资在碳中和时代目标下的主要投资方向。
在金融赋能科技+碳中和的投资机会中,范飞龙提到了更加具体的四个关注方向:
-
清洁能源、风电、光伏太阳能
-
能效提升、信息化和智能化领域
-
清洁生产——危废/医废综合处置
-
节能环保科技,高科技的环保设备
平安也在这些投资过程中得出结论:科技创新非常重要。这些企业会内生大量新技术,这些技术又会使得新能源使用成本进一步降低,从而进入正循环状态,通过科技助力碳中和,是一条已经被验证的正确路径。
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已经有了很多优秀的绿色投资案例,包括包括深圳环保、三川能源、北清能源、中国天楹、宁德时代、信达生物、药明康德等。据范飞龙透露,截至目前为止,在碳中和相关领域平安的投资规模已经高达256亿,其中关于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科技的投资额分别为132亿元和77.6亿元,占整体投资比重比较大。
范飞龙在活动现场讲了一个故事:一次他从上海开车到南通,在高速路上看见一个路牌,上书“中国天楹,服务全球43个国家”,而在11年前——中国平安投资之前——中国天楹还只是江苏南通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民营企业,2009年,这家企业净利润还不到2000万,2020年,它已经是《财富》榜单上的中国500强了。中国天楹2014年上市,后来不断整合并购,包括并购了西班牙环保局头Urbaser集团(今年已经出售),扩大自身实力,拿到了很多东南亚的环保项目。此外,过程中中国天楹还引进了比利时、加拿大等先进的环保技术,在实力上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环保龙头。
通过科技投资,中国平安让很多像中国天楹一样的企业在碳中和的时代背景下变成了行业龙头,如果能够通过绿色股权的投资,多出现几个中国天楹这样的优秀公司,对于中国的碳中和发展以及中国环保企业的竞争力来说一定是不言而喻的。
科技助力碳中和
在金融行业,平安一直是一名科技优等生。
除了投资,平安的科技基础实力不容小觑,无论是一直以来的AI生态布局,还是在当下碳中和领域利用科技节能减排,都有着优异的表现,其中平安在深圳观澜的3号数据中心就是一个用科技将碳中和落到实处的应用案例。
对于数据中心,大家可能比较陌生,近年来,随着新基建的发展,数据中心数量攀升,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高能耗和散热量也日渐趋高,平安科技数据中心技术专家陈宏吉在大讲堂上分享了一个数据:全球数据中心每年的耗电量占到全球发电量的5%,是个超高耗能的基础设施。
从2002年在八卦岭的平安大厦部署机房开始,至今在金融+科技的大战略下,在以北上深为核心,辐射周边地区,建立了非常多数据中心,以配合金融科技、智慧城市等应用的发展,随着“双碳政策”到来,平安也开始对数据中心的节能减排做相应的应对策略。
首先是在电力采购方案上做了相应的优化,比如,平安数据中心曾经跟电厂签过相关协议,要求点成供给的电能至少要有30%以上是风电、太阳能等情节能源。
2020年开始,国家已经开始对PUE(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的简写,是评价数据中心能源效率的指标,是数据中心消耗的所有能源与IT负载消耗的能源的比值。)1.4以下的数据中心做绿色数据中心的认可,所以在数据中心的建造上,平安通过对PUE做相关技术改进,使得数值不断降低来满足碳中和的需求。
例如观澜3号数据中心,在设计之初就采用了LEED认证体系,LEED是指导绿色建筑从设计到施工再到运行的全体系的监管,并获得了LEED的金牌认证,通过“间接蒸发冷”等核心技术,观澜3号数据中心的PUE值达到了1.25,远低于绿色数据中心认证标准值。
建筑领域节能减碳工作一直是未来碳中和的重点工作方向之一,不仅仅是数据中心这种大能耗建筑,办公楼也面临着“绿色、低碳”的要求。
此前,平安就充分运用绿色科技,将深圳地标平安金融中心打造成了一座“会呼吸的大楼”,其中“免费制冷”等技术都是将科技充分运用到建筑的核心成果。“免费制冷”可以将大楼顶部比较凉爽的空气通过新风机、机械风机等新风系统传送到每一层,这样就可以降低室内温度,减少空调的使用。
通过采用“免费制冷”系统、热回收系统、高性能立面设计、能源再生电梯等前沿技术,平安金融中心大楼能够节省高达46%的能耗,该建筑也获得了LEED金级认证、中国绿色建筑三星级评级,是自身科技助力碳中和的重要案例之一。
金融、科技都是支持碳中和的源动力
牟一凌在大讲堂活动中明确表示:在碳中和背景下,新型能源系统一定会发展起来,里面隐含着几类巨大的投资机遇,一类在于传统能源,一类在于新型能源系统,同时对于金融企业在这样一个环境下也是一个历史性的机会,在金融行业中,绿色信贷、债券、股票与碳金融或迎来爆发式发展。
然而对于平安这样的企业来说,碳中和还是一个需要坚持长期主义的事情。
首先,利用金融优势,推动碳中和布局信心要够坚定,这一点平安已经在不断落实。
今年4月,中国平安发布《全面深化绿色金融工作的通知》,承诺绿色投资规模和绿色贷款余额每年增速不低于20%,绿色保险保费每年增速不低于70%。到2025年,力争实现绿色投资+贷款规模4000亿元、绿色保险保费总额2500亿元的总体目标。未来,平安将在绿色运营、绿色投资、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公益、绿色科技六大层面明确方向,充分发挥金融企业的支持和引导作用,助力转型,推动可持续发展。
其次,利用金融优势赋能科技,通过科技赋能实体行业发展,也是一个推动碳中和发展的有效路径。
过去一段时间,对于平安科技产业布局的质疑声不绝于耳,业界不少人认为,平安应该更专注金融业务,而不是大手笔投入不擅长的科技业务。但事实上,平安在科技领域已经做出了很多亮眼的成绩,在智慧城市等领域已经做到了业界前列,而且,从战略角度看,科技布局也并不是一个短期就能见效的事情。
从刚刚谈到的碳中和视角看,从没有环保概念的机房到绿色数据中心,平安走了十几年,通过投资将默默无闻的小公司助长成环保科技领域的参天大树,这个过程也用了将近十年。
碳中和是一个长达四十年的国策,科技对于碳中和的达标毫无疑问非常重要,通过金融方式投资、助力技术企业发展,通过自研布局大手笔切入科技产业,也是平安对长期大方向的坚定规划,从目前已经有的案例来看,无论是绿色投资还是科技建筑等用例的产出,都在短期内验证了这条路的可行性。科技布局不是累赘,而是长期坚持以后才能看到收益的铺垫。
无论是金融还是科技,都是未来碳中和发展的优质源动力,平安对于这个赛道的超前布局,未来还是十分可期的。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创新湾立场。如有异议,请联系创新湾。创新湾聚焦新科技、新产业,相关内容欢迎投稿。(投稿或转载请联系创新湾小编微信:LinkedBay)
发现中国科技创新的力量
创新湾ID:Enno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