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尚未上市,但小红书已经凭借估值屡次被资本市场关注。
11月8日,有媒体报道称,小红书已经完成最新一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淡马锡、腾讯和阿里等机构领投,投后估值高达200亿美元。
当日小红书对此事发表回应:“公司本轮融资以老股东增持为主,感谢股东们一路的支持和信任。小红书团队将继续保持初心,坚持‘向上’的价值观,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和创造社会价值。”
小红书上一轮公开融资发生在2018年6月,当时公司约在30亿美元左右。后来曾数度传出IPO信息,今年年中左右,估值传言超过100亿美元。如今还没上市,小红书的估值却已经高达200亿美元。
(来源:天眼查)
社区估值为什么高?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流量红利逐渐接近尾声,“社区”成为一种获得资本市场青睐的互联网产品形态。
作为早先赴港上市的内容型社区,B站和快手虽然近期股价跟随港股市场一同出现回落,但B站仍维持约2348亿港元的市值,快手市值更是一度高达1.7万亿元人民币。
按照B站的市值与营收计算,其P/S(市销率)约为12.4倍,即便在互联网公司中也身居高位,已经改名Meta的Facebook,P/S也仅8倍。
很显然,当前资本市场对社区型产品的估值,并不以当期业绩为全部考量,而是更聚焦其承载的商业模式背后所折射的空间。
社区到底有多值钱,或者说小红书到底有值钱,其实可以从行业公司那里看出端倪。
据媒体报道,抖音已经成立了一个机密专项组,专门研究小红书;在战略重要性上,也将小红书与B站提高到了与快手一样的“竞对”位置;在双11开始前夕,抖音还被曝正在内测“类小红书”的种草产品。
这里有一个细节,而这个细节,正是可以挖掘出“社区”真正的重要性的地方,那就是——包括小红书和快手在内的后三者都是“社区”,而抖音不是。
社区的魅力就在这里,但社区的难点也正是在这里,两者合二为一,就是解开高估值秘密的钥匙。
2019年12月,华兴资本董事总经理刘佳宁在一次公开演讲中就曾表示,互联网社区的价值还未被充分挖掘。
首先,社区是一个链接者,是唯一能够密切连接内容、内容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产品。
在一个理想化的社区里,每一个都可以同时是内容的生产者、传播者和消费者,内容的传递链条和反馈机制为用户创造互动的关系链条,形成有独特性的互动文化,用户群对自己的关系链条所形成的认同感,最终将转变为对社区本身的认同感。这就是“忠诚度”的来源。
而这种关系链条,仰仗于互动,互动就变成了检验一款社区产品是否具有用户粘性的关键指标。但互动不是“一个小透明在大V底下评论”,而是“与关注对象的来回对话”、“在一个话题下反复讨论后认识了互联网那端的ID”。
但很显然,这是很难做到的。
于是,社区的稀缺性也在这里体现。
在所有内容生产者、传播者和消费者构成的用户群中,生产者的占比越高,平台形态就越趋近于社区。如果只是由头部用户发布内容,其他人负责观看和传播,那是媒体。
想要在社区中增加媒体内容的浓度,是很容易做到的,只要覆盖够数量就行;但要在媒体中构建出一个由人组成的关系链条、社区逻辑和圈层文化,却难如登天。
这就是没有做成社区的抖音,之所以要把小红书和快手在内的三个社区型产品列入“竞争对手”名单的原因。
融入新消费品牌链路的小红书
现在国内成规模体量的社区型产品,除了同被抖音列为“竞对”的快手、B站,其实也没有比小红书体量更大的产品了。
在综合型社区中,小红书已经占据优势地位。
早年的百度贴吧在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已经被世界遗忘,而易观千帆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8月, 小红书月活约1.6亿,位居综合社区论坛产品类别第一,知乎的月活数据只不到其一半。
起源于“购物指南”的小红书,经过长久的演变与生长,沉淀出了“种草”的社区文化。再加上亮眼的用户数据,小红书自然而然地成长为一个品牌孵化器。
一边是源源不断的新品牌正在中国各地破壳而出。在消费品牌过剩的时代中,如何脱颖而出,成为各个厂商的难题。
另一边是新的消费群体出现了——Z世代(1995-2009年出生)逐渐进入消费市场,而他们不再迷信电视和硬广,他们有更强烈的自我表达欲望,偏爱自己认可的事物。
在这条关系链里,号召力下移,每个人都可能认可身边的每个人,被他们感染,然后再驱动消费。于是消费的方式被重塑,“种草经济”流行;品牌经营方式被改变,养草成为主流。
新的消费品牌想要找到这群新的消费群体,就要用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走向他们,另一个关键的数据决定了这种触达方式会出现在社区——来自QuestMobile的最新数据显示,5年时间里,Z世代用户规模攀升至3.2亿,月人均使用移动终端时长在174.9小时。
所以小红书就自然成为品牌触达用户的重要方式。
这个过程是这样的:品牌,通过自己生产的内容或找到合适的达人、用户认可的人进行展示,用户由此被带动消费。“种草经济”也是这几年从小红书流行而来。
在小红书去中心化的内容分发机制中,好的内容成为关键。
种草笔记在小红书社区内可以通过主动搜索、被动推荐的方式反复呈现,一些高质量笔记反而会因为高互动而被置顶推荐。这就意味着,优质内容会不断得到持续地曝光,品牌在内容上投入一次,获得的是长期效应。
这套模式又几乎重塑了消费行业,这些年,从小红书上被孵化出的知名国货新消费品牌你可以掰着手指慢慢数:完美日记、元气森林、泡泡玛特、花西子、Colorkey、Ubras、钟薛高等等。
在小红书上,2020年全年,用户对国货品牌的讨论量同比增长超100%。
被拿来当作范例和标杆的当然是完美日记:
2018年时,淘宝有个政策,即品牌或者店铺只要能从站外给拉进来多少流量,就站内补贴同样的流量。
完美日记开始在小红书上做营销,依靠大量生产优质内容KOC的分享和推荐,迅速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形象。并将这种外溢效应带去电商平台,直接带动了完美日记销售额的增长。逸仙电商(完美日记品牌母公司)创始人兼CEO黄锦峰就曾表示,小红书在品牌打造的过程中创造了不可替代的价值。
完美日记联合创始人吕建华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于高度社交化的年轻消费者而言,打造品牌的过程其实就是创造社交货币,让他们能在自己的圈层里建立社交上的存在感。小红书、B站等年轻用户活跃的垂类社区都因此被列入品牌与用户的交互平台清单上。
底层建设:持续破圈
从“找到全世界的好东西”到“标记我的生活”,从“购物指南”走向“品牌孵化器”的过程里,背后是小红书不断寻求破圈的努力。
从用户体量上来看,2017年底2018年初,小红书做了不同以往的增长策略,包括批量引入明星,重金押宝综艺。引入明星让小红书几个月数据翻倍,押注综艺让品牌出圈。
于是,小红书开始进入高速增长期。大量新用户的涌入,带来了用户圈层、性别比例等多个维度用户数据的变化。
以性别为例,靠分享起家的小红书的男性用户群体,也在快速增长。根据7月份的公开报道显示,小红书上的男性用户占比已经增长至30%。新用户层面,极光大数据上的实时新增更有价值:2021年小红书新用户中的的男性用户增速已经达到了42%。
来源:极光
与此同时,为满足新用户们的新需求,小红书的内容形态也逐渐从最初的图文转变为视频+直播。
而破圈的用户+丰富的载体,又带来了内容品类的泛化和数量的急速扩张。
从数量上看,2020年,小红书用户全年笔记发布数同比增长超150%。其中,体育赛事方面内容同比增长率超过1100%,民宿、科技数码、情感类笔记同比增长率则超过500%。
你可能想象不到,现在年轻人做决策用的既不是垂类平台、也不是综合搜索引擎,而是小红书这样的社区。你几乎可以为你的每个与生活有关的决策,在这里找到指引。
比达咨询发布的《2020上半年度中国旅游行业发展分析报告》显示,2020上半年在用户旅游决策方面,小红书超越携程、飞猪、马蜂窝、同程等传统旅游决策平台,排名首位;
易观发布的《中国美食内容消费用户洞察2021》显示,有超过5成的年轻人从小红书学习美食菜谱,小红书成为年轻人使用率最高的美食菜谱内容平台。
还有很多男性用户在这里看车、看健身、看钓鱼。
大量新用户、新品类的涌入,不仅为小红书社区带来了新的“人口流动”,也为商家带来了机会。借由小红书社区内容,露营、冲浪等新兴商家,在小红书圈住了第一批种子用户。
在商业模式上,小红书也开始尝试破圈。
今年8月2日,小红书推出了“号店一体”机制,带来包括“0粉丝开店”、“BC直连”、“月销万元以下商家免收佣金”等新变化。在这种机制下,小红书支持商家在图片/视频笔记上打上自己店铺的商品标记,把商家店铺和帐号合并在一起,在进到帐户主页时就能看到商家店铺入口。
在这种机制设计下,小红书将帮助中小品牌沉淀更多流量、缩短链路并建立自己的私域流量池。
从种草到交易,完成一次链路循环,这似乎是理所当然的。用户来了,是冲着这里的博主和双向交流氛围。用户就是想被种草,被种草了直接下单买,简单省事。
结语
今年9月,小红书在上海主办了一个名字叫“WILL未来品牌大赏”的新消费行业峰会。会上新消费品牌云集,元气森林唐彬森、泡泡玛特王宁、完美日记黄锦峰、茶颜悦色小葱等新消费明星团队创始人悉数到场。他们和小红书创始人瞿芳一起,围绕“未来品牌”,讲述了这些新消费品牌的创立初心。
按照MAU估值法,用估值除以MAU,小红书为799。类比国内的社区产品,B站为801,快手为614,知乎为316,微博为113。
曾经从小红书走出去的成功品牌验证了小红书社区文化的成功,而资本估值则认可了社区文化的未来。
但随着商业化进入深水区,或许小红书的“端水技术”也要更进一筹,才能够在商业化和优质内容的初心之间找到最平衡的那条路。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创新湾立场。如有异议,请联系创新湾。创新湾聚焦新科技、新产业,相关内容欢迎投稿。(投稿或转载请联系创新湾小编微信:LinkedBay)
发现中国科技创新的力量
微信ID:Enno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