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创新湾(ID:EnnoBay)
作者 | 蒙亦
编辑 | 夏至
头图 | Pixabay
本期《科创先锋》采访嘉宾由廊湾产业加速器推荐。
创新湾导读:在云工厂创始人李钦看来,新一轮制造业变革将持续20-30年之久,产业互联与工业互联大趋势之下,场景碎片化与技术综合化成为变革的典型特征,而这其中酝酿了不少看似混沌但实则潜力巨大的市场。
云工厂CEO李钦
未来的制造跑在数据上
对于制造业来说,数字化、自动化其实并不是新奇玩意儿,但这仅限于富士康、海尔这样的国际制造业巨头,对于数以百万计的中小制造工厂来说,却近乎于混沌。
现阶段,市场需求在不断升级,变得更细腻和精准,而供给侧相对粗略的生产模式和供需对接已经显得乏力。在中小制造工厂里,自动化“单品”都已上线,但这些单品仅仅是对单环节生产效率的粗暴提升,复杂生产链条中数以千百计的生产要素却仍然各自孤立,孤岛之间是断联的,使得我们难以对整体信息进行把控和效益评估。
制造业的全面数字化、信息化,是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型的必要一环,也是行业、产业完成升级迭代、区域经济结构优化的历史使命之一。
“未来的制造是跑在数据上的。”云工厂李钦向创新湾表示,在过去,“工厂”一词等同于“大量的人工”,但未来以密集劳动力为生产效率主导因素的时代不可能再重现。自动化设备与工业软件耦合后,隐形的海量数据高速连通物联设备从而打通生产环节,继而贯通产业链上下游,从而革新行业的轰隆声已越来越近。
需求侧希望供应速度更快、质量更优、价格美丽、售后服务周到,同时,所有的供需因子都是透明的。李钦表示,中小制造工厂对这个趋势并非不敏感,高度自动化的机器也在逐步渗透,但是工厂里复杂的设备、物料、机器、生产设施与环境的毫秒级、大范围的协同怎么落地?
李钦认为,未来制造业所有线上的生产要素都会被数字化进行重新组合,互联互通,这其中就有着不少看似混沌但潜力巨大的市场机会。
一叶扁舟在洪流
在中国,数以百万计的工厂能力与产能包括即时产能都各不相同,当需求方确定了需求想要下单时,得先进行一通“摸黑”操作,即寻源,随后还要经过繁琐的报价、比价、下单等耗时3-5天的前期过程,这还不包含下单之后的订单管控问题。
“如果我们把这些都数字化,在线完成会怎么样?”李钦表示,云工厂将传统制造业务的线下场景搬到了线上,建立了一个从设计到制造的全产业链硬件开发制造体系,从设计、手板、开模组装、OEM、EMS量产到供应链管理,覆盖了产品全生命周期。
单独把下单这一块拎出来看的话,云工厂能将以往需要3-5天才能完成的事情,缩短至一个小时。
“这就是数字化的魅力。”李钦表示,以往订单的管控是很“土”的,打电话行不通,要派驻一个采购进驻工厂,到流水线上跑一跑才放心。而当工厂建立在“云”上,所有关于订单的数据都可以在云工厂手机APP上看见,即使相隔千里,需求方也可以非常方便的跟踪到订单的每一个零部件在哪条流水线上了,工人在何时完成了哪道工序,一清二楚。
当制造跑在数据上,效率的提升是肉眼可见的,质量和售后的把控也会变得非常容易。
“一屋子工程师都在等一个零件回来,这是我们很多创业团队会出现的情况。”李钦表示,传统工厂很难满足小批量订单的交付,而创业团队大多以效率为先。针对此情况,云工厂开辟了“光速快造”业务专门应对小批量急件业务,其交付的速度令人叹为观止。“在主要城市,你今天早上十点之前下单,晚上七八点零件就已经发出了,第二天早上就可以收到货。”李钦表示,云工厂在青岛和深圳分别设立了两家“光速快造”工厂,作为自营产品,采用全流程的精益管理和制造工艺,制造设备超过50台。
致力于将制造业搬上云端,快速交付零部件,云工厂从宏观到微观都有涉猎,与此同时,李钦还开辟了消费电子分销平台“鲸采”,将供给端的服务延拓到需求端,帮助品牌商将产品快速销往全球各地,解决厂家零售渠道窄的难题。
以亚马逊卖家等零售商为例,登录鲸采平台后只需负责挑选最新的3C电子消费产品在店铺运营即可,选品、供应链、物流这些琐碎的环节全都不用管,鲸采可以全部替代他们完成。
李钦表示,制造业革新洪流滔滔不绝,在风起云涌之中,云工厂其实只做了极少的一部分工作。
“我们就像一叶扁舟,在时代的浪涛中前行。”
下不去的角斗场
出生于1985年的李钦,2008年从哈工大材料成型专业毕业后,进入通用汽车体系工作,在整车的四大工艺车间锤炼了一遍,冲压、焊装、涂装和总装全流程跑下来,李钦对工业生产有了全面的精益生产概念,不久后,李钦被借调到精益生产部。
用李钦的话来说,精益生产要求看的非常细,细到质量管控甚至是设备维保的每个环节,与此同时,作为精益生产评估师的他,还要将视野拉高,以鹰的视角审视整个流水线、生产车间,再拓宽到产业。
“既要将刀子深深地扎入每一个缝隙,也要足够宽阔地去用思维纽带去连接制造与产业。”
宏观与微观的反复交织下,李钦预感到产业互联与工业互联的时代巨响。在通用锤炼了7年后,李钦正式出来创业,成立云工厂。
“一叶扁舟”只是开始,李钦说,创业之后,原来专注于做技术的他,发现再一头扎进技术里是不对的。
“我开始变得很综合,跑业务的时候我冲在前面,该陪客户吃饭喝酒的时候一样不落下,公司要找人找钱的时候,我也在努力去补足自己在这方面的知识。”李钦感慨道,只要开始了创业,这辆火车就停不下来了,每个阶段都会有每个阶段的问题,永远没有安逸的那天。
“如果要我给我们打分的话,真的可能就只有2-3分,因为很多事情还没有做完,创业就像上了一个角斗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永远都在拼搏。”
浪涛不止,这“一叶扁舟”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本文为创新湾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创新湾聚焦新科技、新产业,相关内容欢迎投稿。(投稿或转载请联系创新湾小编微信:LinkedBay)
发现中国科技创新的力量
创新湾ID:Enno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