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先锋丨前海粤十王鹏:数字技术赋能冷链物流, “荔枝”就在家门口

科创先锋丨前海粤十王鹏:数字技术赋能冷链物流, “荔枝”就在家门口-创新湾

出品 | 创新湾(ID:EnnoBay)

作者 | 蒙亦

编辑 | 夏至

头图 | Pixabay

创新湾导读:去年八月起,深圳设立进口冻品集中监管仓,对进口冻品流向实施全追溯,而构筑这道人民生命健康防火墙的背后,除了离不开庞大冻品物流行业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坚守,更离不开应用数字技术,将冷链全流程一体化贯穿,高效、严谨的冷链物流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支持。

科创先锋丨前海粤十王鹏:数字技术赋能冷链物流, “荔枝”就在家门口-创新湾

前海粤十CEO王鹏

从“冰窖+快马”到现代冷链物流体系

冷链并不是现代的产物,早在古代社会,王公贵族们冬天时在冰窖存储天然冰块,就能在酷暑时节,吩咐下人们取出冰来为食物保鲜、为房间降温,奢靡地体验一把冷链物流技术了,而最为当今天下人所皆知的,当属唐朝诗人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里面有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问为啥要这么快,因为“荔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味变,三日而色香味尽去矣”。

现代商用制冷技术起源于19世纪的西方,因此发达国家的冷链行业发展早,体系相对成熟,而中国冷链行业的发展较晚,这一定程度上也与中国人喜欢鲜食和高温烹饪的饮食习惯有关。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冷链物流产业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食品供应链管理才开始加速发展,因此“冷链”这个词,并未引起太多人的重视。

但来到“后疫情”时代,“冷链”与“新冠疫情”、“阳性”的组合多次出现在公众视野,面对“食品安全”、“追溯监管”的需要,我们的冷链物流管理体系凸显出一定的滞后性,而这其中既有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也存在着复杂且细碎的冷链物流供应链协同之难,更直接的,是当下仍较为粗糙、低下的行业信息化水平之痛。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果蔬、水产品与肉类生产国,但同时中国人也吃掉了全球1/3的水产品和一半的猪肉。比如14亿人一年吃掉的水产品,比地球上剩余的60多亿人所吃掉的总和还要多。因此,我国国内的远距离农产品交易流通越来越活跃,北方的人民可以吃到南方的新鲜水果,同时也有大量的进口食品来到国人的餐桌,丰富着大家的选择。而无论是内贸还是进口,均涉及到远距离的运输,需要一个庞大且高效的冷链系统。

但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人均冷库的容量是0.13立方米,而世界人均冷库容量是0.2立方米,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再比较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还不到其1/3甚至1/4。

科创先锋丨前海粤十王鹏:数字技术赋能冷链物流, “荔枝”就在家门口-创新湾

中国人均冷库容量与世界各国相比较低

就连国人“瞧不起”的印度,冷库总量也是我们的1.5倍。

科创先锋丨前海粤十王鹏:数字技术赋能冷链物流, “荔枝”就在家门口-创新湾

中国人均冷库容量与世界各国相比较低

基础设施的落后只是一方面,我们也在努力追赶,中国冷库的建设水平和规模在过去的5-10年保持着年均10%以上的增长率。

科创先锋丨前海粤十王鹏:数字技术赋能冷链物流, “荔枝”就在家门口-创新湾

15-19年中国冷库保有量及增长率

我们在起步晚、投资少、基础设施落后的背景下一路狂追,但相比庞大的生鲜运输需求,冷链物流系统仍然存在着较大的提升空间。对于“基建狂魔”来说修冷库不难,但对于错综复杂的冷链管理,我们的底子还是比较薄弱的。

什么样的食材在什么地方可以调拨?价格是多少?运输车队又在哪?出仓的食品信息怎么登记?食材上了运输车辆,如何保证货物全程都处于最佳低温环境?谁来监管?中途断链了怎么办?如果有食物在消费端出了问题,如何一步步溯源,找出问题出在哪里,该处罚谁?

把这些问题放到以百吨千吨万吨为单位的物流数学题中,答案一时半会是给不出来的。按照互联网行业的话说:“这得给您整个解决方案了”。真相是,冷链物流这一块,我们的基础很薄弱,薄弱到在2008年之前,国内几乎没有冷链物流的概念。

甚至于就在三五年前,还仍有不少个体物流经营者,用货车+棉被,板车+毛毯的方式完成“冷链”物流,就算是标准的冷链运输车,也可能为了节约成本,中途关掉制冷机。断链的冷链,其实就已经不算冷链了。总之,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

因为冷链流通的不彻底,每年有大量的果蔬以及冷冻食品因腐坏变质而浪费。以果蔬为例,据有关研究报告称,中国80%以上的果蔬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为主, 导致果蔬的采后损失严重。相比西方发达国家,中国果蔬损耗率达20-30%,远高于西方国家的5%。每年约有1.3亿吨的蔬菜和1200万吨的果品在运输中损失, 腐烂损耗的果蔬可满足近2亿人的基本营养需求, 造成的经济损失达750亿元。也就是说,这么多新鲜果蔬还没机会到达消费者面前,就已经坏掉了。

“树上摘的荔枝装到车上明明有100斤,最后到市场上只有80斤了。”

在运输方面,一方面因为行业分散,另一方面缺少行业信息服务,运输公司在“盲区”,信息是断层的,他们接运输的订单,就像在玩打地鼠的游戏,来一个接一个。

“先跑一趟再说,回来的时候再看。”

导致车队“返空率”居高不下,运输效率的低下,对物流服务商来说,很大程度增加了运营成本,而这一切,都会以运输费用增加的形式,“转嫁”到货主和消费者端。人民群众依靠勤劳和智慧创造的社会财富,就这样被一层层“内耗”掉了。

“互联网+”冷链,数字技术疏解行业“冰”痛

相信你已了解到,作为吃遍全球的民族,我们的冷链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显然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但且慢,笔者认为,当下的我们,需要同步提升,甚至需要优先提升的是:行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整理乱毛线的最好方法,就是从最开始的线头理清。”

解铃还须系铃人,回到冷链物流的核心节点——冷链物流园区,我们可以称之为冷藏生鲜以及冷冻食品的“安全屋”,这些安全屋往往承载着左手接球,右手发球,还要常态化地、稳妥地把暂时没有发出去的球,放在头顶坚持三两个月甚至半年以上的角色。

冷冻和冷藏仓库比普通仓库投资成本高,运维成本高,贮藏流通环节也复杂许多。所以冷库管理是件挺难的事情,而事实上也正是如此。

直到今天,很多冷库依然在以手写单据的方式进行管理,时间久了,货进了多少、出了多少、放在库里哪个位置、存放了多长时间,大概除了库管自己,没人说得清,甚至可能连库管自己也说不清。

“什么,还想要数据?还要监管?溯源?”

冷链物流园区的经营也多是传统的房东模式,管理能力有限,服务能力有限,收入渠道自然就有限,也就收收房租罢了,钱也算好赚,就是太慢。

“仓配一体?订单管理?电子商务?供应链金融?”

规模小了单位成本高,规模越大还越难搞,多个部门的协同管理效率肉眼可见的低下,“降本增效”、“业务模型优化”,“信息化管理平台”成为了冷链园区的久渴甘霖。

一面是生鲜电商和连锁餐饮等新业态的蓬勃发展对食品供应链的管理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一面是行业日趋加强的监管力度。

“再不进行信息化升级,就要被淘汰了。”

WMS系统、TMS系统、OMS系统、CRM系统,溯源系统等信息化管理系统在领导们的战略里,却落不到企业的实际生产、运营、服务流程中。

要不自己开发?但是软件开发,其实不像平常人想的那么简单,因为不但要能用,关键是还得好用,更何况是一整套管理系统。

“技术的逻辑跟你的逻辑不是一个逻辑。”

“不要总是想着这也能干那也能干,最后啥也没干成,自己搞不定的事情可以求助智囊团嘛!”

自己走过或者看别人走过弯路的园区们开始注意到专业的信息科技企业,在商业江湖里,人们称之为“外脑”,通俗地说,就是“外援”。

2017年成立的深圳前海粤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前海粤十”),尽管是一家年轻的创业公司,但却在一众企业中脱颖而出,展现出了独角兽的姿态,迅速成为了行业内的领军企业。

据了解,前海粤十依托于拥有十几年相关经验与技术沉淀的团队,专注于冷链产业的信息化,服务项目遍布全国各地,其中包括多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以及省市级区域大型冷链物流中心。

作为前海粤十典型客户之一的丰大元洪国际食品展示交易中心,位于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区元洪投资区,是2020年首批17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之一,项目占地面积达1300亩,整体规划冷库容量105万吨,预计建成后将是全国最大的多温区冷库集群,将依托福州港、马尾港两个万吨级码头,及当地庞大的食品加工产业集群,打造“买全球、卖全球”的国际食品交易中心。前海粤十为其定制了智慧冷链物流园区的整体解决方案。

“园区的信息化管理只是第一步”,前海粤十CEO王鹏表示,“我们不单单只为客户实现降本增效,打造智慧冷链物流园区的目的是给园区的管理者一个上帝视角,‘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园’,并同时拓展园区的运营管理能力,为高级业务赋能。这需要多系统的内部集成与协同、多终端的交互联动,以及包括物联网、边缘计算、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技术的整合应用。”

王鹏接着表示:“以供应链金融为例,以往在冻品领域的供应链金融,因为标的物的非标品,难监管、难处置等特殊性,是不太容易操作的,但冷链供应链一体化管理平台、全流程信息化监管和行业大数据的应用,可以为冻品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实现带来可行性。”

前海粤十给出的更高企业愿景是:以数字应用为行业赋能,整合相关产业资源,打造冷链产业的互联网生态。

妥妥的互联网打法,这可能也是很多人把“粤十”称作“粤+”的原因。

一骑红尘,“荔枝”亦可知

物流是现代商业流通的基础条件,如果把经济社会比作人体,物流体系就好比血液循环系统,而冷链物流,因为关乎民生保障,更凸显了其作为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和战略储备设施的作用。

疫情的爆发,暴露了我们在冷链方面的不少问题,不过,这块历史的短板正在从上到下被补齐,我们与国外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去年,国家发改委公示2020年17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明确提出了打造全国性农产品冷链流通网络的规划,包括国务院、商务部、财务部及农业部在内的多个部门发布了多项冷链物流基础建设相关政策,大力支持我国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冷链市场环境,冷库作为冷链基础设施之一,迎来政策利好。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十四五发展规划中均重点提及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并与新农村建设、农产品供给端改革,以及内外双循环体系的打造紧密相关。

2021年3月12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冷链物流卫生规范》(GB 31605-2020)强制性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规定了在食品冷链物流过程中的基本要求、交接、运输配送、储存、人员和管理制度、追溯及召回、文件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和管理准则。其中明确要求:“应建立与储存、运输相配套的信息化系统,信息化系统应有储存、运输管理相应的模块。”

硬件基础打好了,应用数字技术对冷链物流管理体系的升级,既是迫在眉睫,亦是未来之势。

假以时日,北方的小伙伴吃岭南的荔枝,就可以像吃家门口荔枝树上刚摘下来的鲜果儿一样。一骑红尘向你奔赴而来,我们不仅能知道是荔枝来了,还能知道是什么时候打哪儿摘的,曾坐过哪辆车,又在哪个库呆过,中间温度几何,而最重要的是,这些信息会告诉你,这颗荔枝仍是新鲜的、安全的。

本文为创新湾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创新湾聚焦新科技、新产业,相关内容欢迎投稿。(投稿或转载请联系创新湾小编微信:LinkedBay)

科创先锋丨前海粤十王鹏:数字技术赋能冷链物流, “荔枝”就在家门口-创新湾

科创先锋丨前海粤十王鹏:数字技术赋能冷链物流, “荔枝”就在家门口-创新湾

发现中国科技创新的力量

微信ID:EnnoBay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HTML5 canvas 标签。 下载图片